预防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
当前正值冬春交替,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如何有效预防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,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,请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以下预防知识:
一、甲流
【资料图】
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,与普通感冒相比,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。
主要症状:
大多呈急性发病,出现高热、畏寒、头痛、咳嗽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、肌肉酸痛、乏力、胃肠不适等症状。
传播途径:
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-7天,可通过打喷嚏、咳嗽等飞沫传播;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;或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;在相对封闭、空气不流通场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。
预防措施:
积极接种流感疫苗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上臂或纸巾遮住口鼻,保持手卫生。居室环境清洁,通风良好。做好个人防护,合理社交距离,防聚集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等流感症状,应及时隔离就医。待体温恢复正常、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。
二、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
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,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,潜伏期一般为12-72小时,通常为24-48小时。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属于自限性疾病,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较轻,预后良好。
主要症状:
主要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,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以腹泻居多,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。部分患者有头痛、畏寒和肌肉酸痛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。
传播途径:
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包括摄入污染的食物、水;接触患者排泄物、呕吐物;接触污染的手、物品和环境;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等。
预防措施:
注意饮食饮水卫生,不饮用生水。蔬菜瓜果彻底洗净,烹饪食物要煮熟,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。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保持手卫生。但需注意,含酒精的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,不能代替洗手。感染诺如病毒的轻症患者应居家隔离休息,避免传染他人。如吐泻症状严重,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。患者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。
三、水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
主要症状:
发热、头痛、皮疹等。
传播途径:
主要经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预防措施:
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包括及时接种水痘疫苗、避免接触患者、加强锻炼、均衡营养,增强身体抗病能力等。发生水痘的患儿应居家隔离治疗,直至疱疹全部结痂干燥。如未出现并发症,患者一般可在2周左右痊愈。
四、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。
主要症状:
以发热、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,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较轻,预后良好。少数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严重并发症。
传播途径:
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,或接触病人粘膜、皮肤疱疹液感染。
预防措施: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常通风、勤晒衣被、同时做好居室环境及餐具、玩具等物品的消毒。发病患儿应及时隔离就医,康复并隔离期满方可返校。
供稿 | 体卫艺科
编辑 | 仇剑飞
原标题:《如何预防春季校园常见传染病》